在消费市场的万千变化中,宠物经济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成为不可忽视的新势力。近期,全球食品巨头们在宠物业务上的亮眼表现,更是将这一领域推到了聚光灯下。以糖果闻名的玛氏,其宠物护理业务已达2350亿元,贡献了约60%的收入;从婴儿奶粉起家的雀巢,2025年上半年普瑞纳宠物护理业务全球销售额达到92.29亿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822.30亿元)。而在国内,2025年上半年全国城镇宠物主达7689万人,市场规模有望突破8114亿元。这些数字背后,是宠物经济从满足生存需求到精神需求的跨越,一场由毛孩子引发的情感消费革命正在重塑消费版图。
外资巨头的“宠物牌”
数十年布局抢占万亿市场
玛氏有一个爱做巧克力的创始人,这位巧克力匠人打造的Milky Way银河巧克力棒奠定了玛氏糖巧的根基。
跨界是从第二代掌门人开始。1935年玛氏收购罐装啤酒制造商Chappel Brothers看似偶然的跨界尝试,实则是玛氏战略布局宠物业务的重要伏笔。
随后,玛氏在两个板块进行了多轮并购,品牌矩阵逐渐庞大。1965年沃尔瑟姆宠物营养中心的建立,标志着玛氏开始构建专业化的宠物科研体系。
这种长期主义的投入在1968年收购Kal Kan后迎来质变:Pedigree宝路和Whiskas伟嘉两大品牌的成功,让玛氏完成了从巧克力制造商向专业宠物护理企业的首次进化。
长达数十年的的投入,让玛氏在宠物领域打下扎实基础。目前,宠物护理、零食及食品是玛氏公司旗下三大核心业务,其中,宠物护理业务贡献了约60%的收入,涵盖宝路、伟嘉、皇家宠物食品、美士、渴望、爱肯拿等品牌,以及遍布全球的数千家兽医诊所。
在数据层面,玛氏2024年净销售为546亿美元,按照占比估计,玛氏宠物业务2024年净销售额将达到328亿美元(2354亿人民币)。零食和食品业务规模分别为18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05亿元)和2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1亿元)。
另一世界500强巨头——雀巢,以奶粉起家,但宠物业务已成为其第二大业务板块。宠物部门——普瑞纳宠物护理在过去十年的增长速度是有目共睹的。在2023年的全球宠物食品市场统计中,雀巢普瑞纳超越玛氏,成为全球最大宠物食品集团。
最新的半年报显示,雀巢实现营收442亿瑞士法郎(约合3938.22亿元人民币),其中该部门贡献营收92.29亿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822.30亿元),稳固了其作为雀巢集团第二大业务部门(仅次于饮料部门)的地位,也是集团内部实际增长率(1.8%)最高的业务板块。
不仅全球巨头的宠物业务在飞速发展,国内的宠企也交出增长的半年成绩单:中宠股份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4.32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24.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3亿元,同比增长42.56%。
这背后是随着宠物成了许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涨的消费需求推动着全球宠物市场规模不断壮大。亿恩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宠物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6万亿元),预计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激增至50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59万亿元)。
从“吃饱”到“吃好”
宠物经济繁荣背后的情绪消费革命
从细分市场俩看,北美和欧洲这些较为成熟的市场,养宠渗透率较高,一直是宠物赛道卖家出海的不二选择;其次,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以超30%的年增长率,为全球宠物经济的爆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中国宠物经济也发展迅猛,2025年上半年全国城镇宠物主达7689万人,市场规模有望突破8114亿元。
同时,伴随生活水平提高,养宠已成为典型的“悦己消费”,需求正从基础的温饱扩展到高端化、服务化等更高层次,也驱动一片新蓝海。
带着刚美容完的巨贵“妹妹”,90后的小林约上“妹妹”的“好朋狗”一起出去放风。巨贵属于贵宾犬,有着卷卷的长毛,像大号毛绒玩具,但这也造成其美容花费格外高,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费用可超500元一次。
在这场情感革命中,我们看到宠物们正过上前所未有的“奢侈生活”:不仅能美容,还能吃上“米其林”般的美食,还住进配备智能家居的“小别墅”。
在宠物食品方面,消费正从廉价饲料向高端化、功能化转变。过去宠物吃剩菜剩饭即可,如今宠物主粮、零食日趋精细化,天然粮、有机粮广受青睐。社交媒体上大量做“猫饭”“狗贩”,博主们调侃:我自己点外卖也要给“毛孩子”做饭。做饭的食材不仅有普通的鸡肉、鸭肉、鱼肉等,更有袋鼠肉、鹿肉、兔耳朵等稀奇食材。
宠物主粮正走向高端营养与功能定制的新阶段。京东宠物官方发布的《2024年京东宠物行业趋势洞察白皮书》,在关键词搜索上,功能性内容趋势凸显,肠胃问题最为显著、搜索增长266%,其次分别是减重问题、泌尿问题、过敏问题、毛发问题。
在宠物用品和居住环境上,宠物正从简单栖身走向智能舒适。过去一张垫子就是狗窝,而如今智能宠物用品方兴未艾。自动喂食器、智能饮水机、恒温猫窝、自动猫砂盆等物联网设备,为宠物打造24小时贴心照料。
根据艾瑞咨询数据,2024年,中国宠物智能用品市场规模约102亿元,占整体宠物用品市场规模约20%。有的网友发帖笑称,自家宠物住进了配有监控摄像头、自动空调和喂食机的“智能别墅”。
除了基础口粮,医疗支出已成为宠物经济的第二大支柱,2024年我国宠物医疗市场规模约840亿元,占整体宠物消费28%,2018-2024年年均增速达16%以上。宠物保险也开始兴起,为宠物提供疾病治疗、意外事故的风险保障。
体面告别成为新刚需。近年来,宠物寿命终点的服务需求凸显,宠物殡葬从无害化处理走向“仪式感”升级。在杭州,“恩宠堂”等机构提供从遗体清洁、防腐保存到告别仪式、骨灰钻石定制的一站式服务,客单价500~2000元不等。
可以发现,宠物不再只是家庭的点缀,而是成为连接情感、资本、技术与社会观念的纽带,映射出一个消费结构升级、情绪价值凸显的时代。
事实上,放眼整个消费领域,情绪价值的驱动力,正构成新消费热点。比如,年轻人热衷于通过抽盲盒、买“谷子”等方式带来愉悦感受、满足社交需要,中国潮玩产业的市场总价值从2015年的63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约600亿元。
当“情感价值”将成为消费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谁能更快跟上消费者日趋差异化、私人化、个性化的消费偏好,顺势而为做好消费品质提升和消费环境改善的文章,谁就能更好赢得这场消费革命。而对于消费者来说,“为爱买单”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南方+记者 周中雨
老虎配资-老虎配资官网-配资平台-股票配资网大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