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企集体撤出,莫迪始料未及,印度梦碎如此之快!
2025年第一季度,印度经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外资撤离风暴,数据显示,超过16万亿卢比(约1.3万亿人民币)的海外资金快速流出印度的资本市场和实体产业。
全球科技巨头如苹果、代工龙头富士康,以及新能源汽车领军企业特斯拉等,超过3400家跨国公司纷纷宣布终止在印度的投资项目。
由莫迪政府主导、投资高达230亿美元的“印度制造”国家战略在这场资本外逃中遭遇重创,原本的战略蓝图正在快速瓦解。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印度本土生产的iPhone手机中,超过60%的核心零部件仍依赖中国供应链提供。而“印度制造”的电动SUV,其70%的动力电池实际上来源于中国的宁德时代。
这一切都显示出,曾被美其名为“替代中国制造”的产业升级计划,最终暴露出缺乏实际产业基础的空洞本质,成了一场没有根基的空想。
印度市场惊现外资撤离潮:16万亿卢比资本外流警示录
自2024年年底至2025年初,印度经济领域爆发了一场空前的外资撤离潮。
根据印度财政部最新披露的数据,最近六个月内,国际资本净流出金额突破了16万亿卢比,其中制造业部门的资金流失最为严重,撤资总额甚至达到18万亿卢比。
知名代工企业富士康迅速撤回了300名核心技术专家,并无限期搁置了原定于古吉拉特邦建设的195亿美元半导体制造基地项目。
特斯拉也终止了与印度政府长达三年的建厂谈判,这涉及的投资项目金额达到数十亿美元。
更令印度震惊的是,传统汽车巨头福特宣布退出,其在金奈的整车制造工厂被迫停产,原本计划出售的设备也不得不在长达十个月的时间里进行公开拍卖。
孟买证券交易所的数字实时变化,显示出每分钟就有超过4.2亿美元的资金迅速撤离印度市场。这场资金外逃的规模令人震惊,印度卢比对美元的汇率创下了近十年来最大单日跌幅。
民生商品价格也剧烈波动,面粉价格在短短60天内翻倍上涨。高盛集团的分析师指出,“国际投资者正在重新评估印度工业化发展的投资前景”。
莫迪政府此前推行的230亿美元产业刺激计划,如今看来更多像是一场空头承诺,资本市场对其前景充满质疑。
莫迪政府的“印度制造”战略遭遇重创
莫迪政府推行的“印度制造”战略在这场外资撤离风暴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现实冲击。
印度政府于2020年启动的“生产挂钩激励计划”,曾被视为国家战略性项目,政府投入230亿美元力图改变全球产业链格局。然而,四年过去,计划的实施效果令人尴尬:在750家参与计划的企业中,实际运营的企业不足20%。更为令人震惊的是,高达92%的补贴资金至今仍停留在政府账户中。
数据显示,印度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不仅未能增长,反而从15.4%降至14.3%,这一数据甚至比60年前还要低。
在班加罗尔的工业园区,一家德资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总经理展示了堆积如山的审批文件。他透露,这些文件记录了三年来漫长的等待,但实际到账的资金却不到承诺金额的十分之一。
与此同时,印度财政部在投资者期待补贴的同时,突然宣布提高进口关税,从2024年7月起,手机零部件的进口税率从10%跃升至22%,这一政策突变令国际投资者措手不及。
基础设施困境:电力危机与社会问题
在印度运营的外资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基础设施困境,尤其是在电力供应方面。例如,泰米尔纳德邦的工业区每月发生至少六次停电事故,每次停电超过180分钟,极大影响了生产。
特斯拉在班加罗尔考察投资环境时也遭遇了基础设施问题,一处关键变电站故障导致生产线停滞了三天,企业最终不得不购买柴油发电设备来维持基本运营。
此外,印度工业用电成本高昂,比中国同类电价高出超过三分之一。当地物流效率低下,从孟买港到德里的货物运输需要耗时两天,且生产效率远低于中国工厂。
更为荒谬的是,印度制造业面临严重的劳资纠纷。2024年11月,为苹果代工的纬创资通工厂因厕所设施短缺和饮用水问题引发了上千名工人的集体抗议。类似的停工事件在印度屡见不鲜,每次工人抗议后,生产线通常会停工近一周,生产效率严重受挫。
“印度制造”背后的中国供应链
印度本土制造的光环被不断揭开,事实表明,印度制造业高度依赖中国供应链。
例如,金奈海关检查发现,标榜“Made in India”的产品中,许多电子元件仍来自中国,特别是来自浙江义乌的LED发光二极管。这些来自中国的工业半成品进入印度后,在当地工厂进行最后的组装,最终获得“印度制造”的标签。
即便是印度的制药产业,也依赖从中国进口大量基础化学原料。孟买的制药企业每年从浙江台州和绍兴进口2000吨阿莫西林中间体,这些原料经过简单加工后就进入全球市场。
印度政府近期出台的强制本土化政策试图加速产业转型,但其规定的电动车制造商必须在三年内实现25%的本土零部件比例,却面临无法独立生产核心零部件的现实困境。
资本外流与经济停滞:莫迪梦碎
外资撤离潮的规模已创历史新高,数据显示,2025年3月的前两周,海外投资者从印度资本市场撤出了超过3万亿卢比的资金,创下连续第14周净流出的纪录。
与此同时,印度卢比汇率持续下跌,物价急剧上涨,面粉价格暴涨100%,给普通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就业市场同样不容乐观,失业率已经从7%跃升至9.2%。国际评级机构穆迪预警称,可能会调低印度主权信用评级,野村证券将当前局势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相提并论,警告称若印度不进行结构性改革,可能面临长达二十年的经济停滞。
尽管莫迪政府高调宣布印度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但官方文件却透露出另一番景象:未来五年,87%的电子元器件仍依赖进口,重型机械制造领域的依赖比例更是高达65%。
16万亿卢比的资金撤离,无疑对“印度替代中国”的论调泼下了一盆冷水。莫迪政府的产业振兴计划,眼下显得更加遥不可及。
老虎配资-老虎配资官网-配资平台-股票配资网大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